首页| 企业| 美人潭| 百闻| 饭局|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教育| 生活| 文娱| 政务| 贴吧| 开封| 洛阳| 南阳| 许昌| 信阳| 平顶山| 濮阳| 三门峡| 鹤壁| 安阳| 商丘| 新乡

金融业扩大开放给毕马威带来机遇

发布时间:2020-11-11 14:32:05来源: 国际商报
毕马威中国副主席龚伟礼在上海城市推荐大会上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稳步扩大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不仅有助于中国与全球分享机遇、强化联系,也将助力中国经济更持续、更充分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速自身新旧动能转换。

龚伟礼认为,金融市场稳步扩大开放,可吸引全球资本流入。新一轮对外开放措施加速释放,不仅是持续完成中国对WTO的承诺,更是中国推动自身金融体系结构性改革的主动选择,将有望支持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以及金融体系自身的转型升级。

“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中国金融行业的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行业改革为外资金融机构公平参与市场、发挥独特优势奠定基础,引入外资也将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行业的深化改革,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上海成为15个标杆城市之一。疫情期间,上海又推出覆盖跨境贸易、财产登记等11个领域的数字化服务应对举措,目前这些举措均已实现常态化。

那么,如何面对后疫情时代给企业带来的挑战? 龚伟礼说,从数字化变革角度来看,后疫情时期对于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是很好的机遇。企业有意愿引入更多的数字技术来改造企业供应链,真正实现数字、智能的运营体系,从而打通供应链上下游供需信息透明度,加强可视化和协同。同时引入物联网技术,通过需求感知、货物跟踪等手段,提高供应链弹性和响应速度,同时积极发展无人化应用及设备,减轻对劳动密集型流程的过度依赖,提高供应链风险应对能力。

世界经济下滑带来的外需冲击、快速变化的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依然使未来经济环境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在此情况下,企业唯有增强自身韧性才能生存并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企业的韧性包括财务韧性、运营韧性和商业韧性,所有相关要素都要确保充分的灵活性,因时而变、因环境而变。

结合中国十四五规划,毕马威将如何布局在中国发展战略,龚伟礼坦言,中国“十四五”规划具有很强的未来导向性,需要面向更加长远的未来,而不仅仅是未来五年,也包括了2035的远景目标。“十四五”全面深化改革,更加注重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更多解决深层次机制体制问题,更好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目前,毕马威中国在25个城市设有27家办事机构,合伙人及员工约12000名。区域渗透是近年来毕马威发展战略重点之一。今年以来,毕马威中国在长三角地区陆续成立宁波、苏州、合肥办事机构,彰显了毕马威对疫情后中国经济复苏的坚定信心。

未来,毕马威将继续推进既定战略规划,不断提升毕马威的公信力。在这些办事机构紧密合作下,毕马威中国能够高效和迅速地调动各方面的资源,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文/国际商报记者 顾春娟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
0

图说天下

最新消息

头条推荐

热门点击排行

图片报道